12月日均成交超9300億元 “借錢炒股”濫用杠桿不可取
  進入12月以來,滬深股市日均成交超過9300億元。其中,最為驚心動魄的是12月9日,隨著兩市暴跌,A股更是以12665億元的總量刷新史上最大單日成交紀錄。成交天量的背後,巨額資金的來源成了一個“謎”。記者調查發現,部分銀行、信托正成為散戶“借錢炒股”的資金根源,近期火熱的行情甚至催生了種種“配資公司”,一些散戶的資金杠桿比已達9至10倍:相當於只花1塊錢,能炒10塊錢的股票。這樣乾,你爸媽、你老婆真的知道嗎?
  據新華社電
  記者杜放、羅政 趙曉輝、潘清、劉開雄
  詭異一幕:
  勇敢接棒主力,小散成就牛市?
  記者從第三方數據平臺獲得的信息顯示,從12月1日至9日的八個交易日中,超大單和大單凈賣出資金1800多億元,而同期小單凈買入資金1500多億元。這意味著此輪罕見的行情中,資金實力雄厚的各類機構可能總體上呈現賣出行為,而拿過資金接力棒的正是個人投資者。其中,又以1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居多。
  在中國股市的新生力量中,“80後”和“90後”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。“‘新一代股民’正在崛起,併成為這一輪行情重要的推動力量。”上海證券監事長姚興濤說。但這,顯然並不足以支撐起不斷刷新的“天量”。
  “與以往的歷次行情不同,本輪行情中成交量的巨幅放大與各種形式的融資密切相關,甚至可以說是一輪‘杠桿上的牛市’。”光大證券首席分析師滕印說。來自滬深證券交易所的統計顯示,截至12月8日,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已高達9080億元,短短一周內猛增576億元。而這個數字在2013年末僅為3435億元。
  事實上,還有更多的途徑在為股市“加杠桿”。華泰證券認為,銀行理財資金通過與信托產品的配資、與券商“兩融”的收益互換等方式入市,成為本輪市場上漲的主要推動力。另有業內人士估算,商業銀行理財資金池借道傘形信托“曲線入市”的規模可能高達1500億元至2000億元。
  還有處於灰色地帶的“配資公司”。在上海一家券商營業部,從事股票投資10餘年的陳君告訴記者,除了公開發售的理財產品,形似民間借貸的“配資公司”近期也很活躍。一家名為“增財易”的“配資公司”銷售人員就告訴記者:股民提供不同數額的保證金,可申請借出1萬元~50萬元的資金用於炒股。月息為1.5%左右。
  慎防“踩踏”:
  政策“控杠桿” 投資防風險
  今年以來,在經濟增速下行的背景下,央行先後通過定向降準、降息等手段釋放巨量流動性。但由於銀行“惜貸”,趨松的貨幣政策並未能順暢地從銀行間傳導到實體經濟。流動性停留在金融體系,造成了金融資產價格的大幅上漲。
  來自華泰證券的觀點認為,今年以來的股債同漲,顯示了金融資產與實體經濟的背離局面。12月9日,滬深股指雙雙暴跌5.43%和4.15%。銀行和能源兩大權重板塊出現在領跌位置。而在A股成交量分別登上7000億元和1萬億元兩大臺階的當口,這兩個“巨無霸”板塊都分別充當過領軍角色。
  究其原因,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8日晚間發佈的《關於加強企業債券回購風險管理相關措施的通知》稱,暫不受理新增企業債券回購資格申請等,債市“降杠桿”對股市形成重創。
  在華泰證券看來,推動本輪A股上漲的資金是帶杠桿的,因而對下跌具有“自循環的加速效應”。債市調整帶動股市資金開始撤出,從而導致股指大幅下挫。如果央行沒有釋放流動性來應對,股市很可能繼續受到衝擊而調整。“從這個角度而言,未來央行的態度將決定短期市場調整的幅度。”
  對於當下的A股而言,具備助漲助跌特性的“杠桿”加入,將令泡沫破滅後的風險成倍放大。對此,投資者應有足夠的警惕,慎防“控杠桿”過程中的“踩踏效應”。
  風險提示:
  市場震蕩加劇 投資者須慎重
  記者發現,一方面,採取“借錢炒股”方式後,散戶投資的波動幅度遠大於大盤、個股的波動幅度。以目前杠桿比例相對較低、俗稱“分級B基金”的分級基金進取份額為例,12月4日深圳成指上漲4%時,申萬菱信深成進取基金以漲停10%報收;但在12月9日深圳成指下跌4.15%時,這一杠桿產品則大跌10%。
  另一方面,業內人士表示,“配資公司”的風險更值得投資者警惕。“每到股市行情轉好,‘配資公司’就踴躍向散戶放錢。”上海華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許峰認為,由於多數“配資公司”不具備授信資格,向散戶放貸可能涉嫌非法經營,或淪為高利貸在股票領域的表現形式。
  此外,由於存在資金杠桿,A股分級基金的進取份額,在本輪行情中持續受到追捧。幾乎所有的分級基金B份額,均曾多日連續以漲停或接近漲停的價位報收,隨之引發更多類似的新產品密集發售,甚至一些P2P網絡平臺也推出了“借錢炒股”融資服務。
  “利用融資杠桿買入股票,是A股本輪行情最大的新特征。但這也意味著,大盤在行情上漲時會加速上漲,在行情下跌時也會加速下跌。”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說。
  富國基金指數投資首席分析師章椹元也認為,從原理看,在上漲行情中,杠桿產品的設計有助於其賺取遠高於跟蹤標的的收益。但這些“新玩法”波動性更強、風險更高。一旦大盤震蕩,跌幅也會成倍放大,投資者應重視風險。  (原標題:股市去杠桿 瘋牛變慢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u88wuegj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